Search


《認識內向小孩》之一:我今天的社交額度已經用光了,不要靠近我

好...

  • Share this:


《認識內向小孩》之一:我今天的社交額度已經用光了,不要靠近我

好友 Veronica Lin 林小草 傳了個連結給我:https://goo.gl/55aXVv

我們兩個「資深內向小孩」分在線上的兩端笑到流淚。

那是一段脫口秀的視頻截圖,主題是【內向的人最大的惡夢】。

(為貼近生活經驗,我把部分文字略微修改;原圖請見上方連結)

-----

內向的人最大的惡夢就是:

你和一個不太熟的人一起聚會。然後你看了看時間後,說:「好了,今天很開心,我要坐捷運回去了!」

接著,對方說:「噢!你坐哪一線?」

你:「呃....板南線吧!」

對方:「哇!這麼巧,我也是耶!」

你:「@#$%︿&*」

-----

我敢保證,「@#$%︿&*」這一串真的沒有惡意,也不代表我們討厭你,只是跟不熟的人社交與互動會耗去許多能量,我們需要休息,如此而已。

就像,每次要去搭高鐵之前,從彰化火車站轉接駁到高鐵站這一段區間車,如果我遠遠就看到有那種「有點熟又不會太熟」的面孔,我會故意遠離幾個車廂,並戴上隨身備好的口罩、耳機。

#此時如果你還是認出我來了請彼此自在就好不用覺得沒跟我打招呼會太失禮

以及,每次演講完後,我總會跟主辦單位的承辦人或長官不斷地說:「請您留步,我自己離開就好!」

我是認真的,不是客套。
我是認真的,不是客套。
我是認真的,不是客套。

因為,打從離開您視線的那一刻起,我就可以開始放鬆休息了!這樣我走路比較不會跌倒、開車也比較不會A到。

而安全,是回家唯一的路。

#如果怕招呼不周被長官罵則請務必告訴我我可以幫你跟長官解釋

------

不打擾,就是最美的溫柔!謝謝您願意看見內向小孩的需求,並給我們空間。(鞠躬)

【備註:這邊指的是「純社交」,如果有正事要討論或諮詢我非常樂意唷】


Tags:

About author
諮商心理師/資深輔導教師,從事青少年輔導工作近20年,並長期投入性別、家庭與婚姻系統、權力議題領域。堅信:「好的教養,是孩子一輩子的養分」;「父母幼時的傷痛若經療癒,是孩子的福份」
陳鴻彬諮商心理師/資深輔導教師,堅信:「好的教養,是孩子一輩子的養分
View all posts